当前位置:首页 > 道与术 > 生活感悟 > 正文

不是每个火箭都能升空,但它们背后都有创造的快乐

来源:公众号【猫窝】

不是每个火箭都能升空,但它们背后都有创造的快乐

    前些日子去了一趟硅谷,拜会了几位朋友。其中有一位,在 Facebook。他在 Facebook 有五六年的时间,聊起这几年做的事情,「好像差不多都 sunset 了」,他说。

    那天天气很好,所以可能我看不到我那位朋友脸上有什么沮丧的表情。事实上,也确实没有什么好沮丧的。其中一个四五年前的项目,产品根本没有面世,外人也不知道其存在,但当时为那个项目建造的系统却在 Facebook 的其它产品中派上了大用场,现在每天服务数以亿计的用户。这有什么好沮丧的。

    回想我自己的职业生涯,做过的项目大多数早已了无踪影。Google 以创新著称,这背后是不计其数的失败尝试。WikiPedia 上有一个词条叫《List of Google Products》,罗列了 Google 所有曾经存在的产品,我数了一下,大约已经有 1/3 不在了,其中包括几乎所有我参与过的项目。但对于我自己来说,许多曾经失败过的想法,今天仍然会继续尝试。并且,你知道可以比原来做得更好。

    我想起另外一个在书上看来的故事。Jony Ive 为 Apple 做的第一个设计,是一个组合式平板,键盘装上是笔记本,键盘拆下来就是一台平板。对,就像 Surface Pro 或 iPad Pro 那样。区别在于,这是个完成于 1991 年的项目,整整 25 年前。设计完成后,项目并没有投产。之后,Jony 在 Apple 做了 Newton,还有 iMac、iPod 等等经典作品。2003 年,Apple 的设计团队了解到多点触控技术,一开始想用在平板上,后来又半途而废,转身先做出了 iPhone。2007 年,iPhone 发布;2010 年,iPad 发布;2015 年年底,iPad Pro 最终发布。25 年。

    即使是颠覆式的创造,你也能看得到它一点点的进化路径。当你的年龄渐长,从业经历越丰富,就会越来越难在 brainstorm、hackathon 中听到一个「全新」的 idea。但同样,你不会再像年轻时一样只对从未听说过的全新 idea 而感到兴奋。你明白每个 idea 和历史发生的每一次交集,都会通向一个更大概率的成功,你为此而兴奋。

    但也在那个天气很好的中午,我想,如果身在北京,就很难有这样的心境。我们每次承认尝试失败、关闭项目,总带来的是团队的愤怒和离开,那个 idea 就会被永远打入冷宫。我最近在想,这可能是因为我们太过于习惯于解决一个确定的问题。这是一个线性因果论的世界观,你预期你的付出一定能得到即时的、可见的、外部的回报。努力做题,考试成绩就能提升,这几乎是我们每个人都熟悉的努力路径。类似的,我们会期待只要按需求做完了设计、写完了代码,产品就没有道理不会成功,公司没有道理不会成功。而似乎没有这些「成功」,就没有自我价值的实现。

    当然,不是每家创业公司都在创造,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造。给补贴,用户就会来,这是确定的「成功」,许多人更喜欢做这样的创业,但我觉得不是创造。今天中国在互联网上的创造,尤其是在商业模式上的创造,在很多方面已经远超过了我们的美国同行。去年 Wired 曾经有一期封面介绍 Facebook 在 Messenger 上的大梦想。我边读边想,这不是我们已经在微信中习以为常的功能么?中国的互联网行业,非常了不起,这是由我们勤奋的同行们堆积而成的。但我们会仍然因为失败的探索而焦虑、而胆怯、而否定自我,而没有获得冒险的快乐。

    而硅谷,在街上的咖啡馆,人们谈论着机器人、太空探索。不是每个火箭都能升空,Elon Musk 的可回收火箭几乎每次都在众目睽睽下爆炸,人们也会焦虑、沮丧,但创造就在这之中一点一点发生。那个周日下午走进一个 cowork space,角落里的 3D 打印机一直在嗡嗡作响,一群小学生正在参加一个 Hackathon,也许是第一次感受创造的快乐。

    

发表评论